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调研“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”先导专项

2019-07-11

2019年7月11日,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苏海红一行到地理资源所调研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“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美丽中国”专项)实施情况并召开座谈会。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,科技部社发司资环处处长康相武,中科院科发局局长严庆,资环处处长翟金良,专项总体组专家刘纪远、陆锋研究员等出席会议,专项负责人葛全胜主持会议。

会议就“美丽中国”先导专项研究任务设置,及科技部和中科院如何进一步合作,促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座谈。专项办主任廖晓勇汇报了专项的研究任务设置、预期亮点成果及重要进展等。

苏海红、康相武等表示,“美丽中国”专项以问题、需求为导向,对标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,科技支撑“美丽中国”建设的国家战略;专项研究设置全面,注重示范集成和地方合作,有望做到“用得上、有影响、留得下”;他们指出,科技部和中科院在固废、生态、土壤、大气等方面均部署了大量的研发项目,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成果;但在生态文明机制、制度设计层面仍缺乏突破,亟需技术突破和制度突破的结合。刘纪远、陆锋等建议构建2050年“美丽中国”一张蓝图,诊断差距,勾勒生态文明建设区域路线图;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,描述资源环境承载力、环境容量提升路径;打造示范区,让蓝图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
葛全胜指出,“美丽中国”生态文明建设亟需运用智能化、数字化手段,开展我国生态资源环境本底调查,构建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价值核算体系,开发省部级、县市级审计核算系统,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官员政绩评估的重要依据;推进地理产品数字化,通过地理云和人工智能技术,模拟无人为干预及不同干预手段下区域环境、生态系统的演变情景,为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。他表示,“美丽中国”专项办将协助科技部完成“以科技支撑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”调研报告,以推动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方面重大部署,进一步加强科技部和科学院之间的合作。


附件: